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,对其身心健康、自信心、责任感、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。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指出:幼儿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,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。
给幼儿提供机会
很多家长会觉得带幼儿太累,吃饭穿衣样样都得自己来,追着幼儿收拾玩具,每天忙来忙去,幼儿变得越来越懒,好像年龄越来越小了……其实只要家长学着“懒惰”一点,很多事情让幼儿自己学着来做,给幼儿创造更多的自理机会,放手让他们试试,比如吃饭、穿衣、收拾房间的时候,不要急着上去帮忙,而是让幼儿自己思考和动手,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帮助幼儿制定计划
请家长结合平常幼儿园内的活动、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,帮助幼儿制作一份专属的每日作息表。让幼儿每天从起床开始,自己完成穿衣服、洗漱、如厕、吃饭等事项,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(如摆碗筷、洗水果等),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。
家长学会鼓励
当家长放手让幼儿尝试学会每件事时,请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。我们要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,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道路上,请不要吝啬自己的“鼓励”,让幼儿可以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完成这些事。
家长学会“坚持”
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几天就可以完成的事,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训练过程。如果家长不能一以贯之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,那么任何教育都看不到效果。好的习惯更需要家园的长期配合才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。所以,请家长坚持同步幼儿园中的常规教育,不要因为宠爱幼儿或嫌幼儿做事慢等就事事包办。
自理能力看似简单,实则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却一点儿也不小。很多幼儿年纪小,但是能自己做的事情可不少呢,幼儿真正的成长只能靠自己,请家长放心让幼儿去长大吧!
文字:陈颖
图片:各班家长
编辑:施若琪
初审:邓莉 瞿林涛
复审:徐昆
终审:沈毅丽
(建议使用1024×768以上分辨率 IE8.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)